新聞資訊
News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地址:東莞市高埗鎮(zhèn)高埗村創(chuàng)興路廉商智造產業(yè)園G棟三樓三至五區(qū)
電話:0769-28825488
手機:13826964454(張先生)
在陶瓷工業(yè)中,氧化鋯陶瓷是具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,如高硬度,低的熱傳導性,熔點高,抗高溫和腐蝕,化學惰性和兩性性質,在電子陶瓷、功能陶瓷和結構陶瓷等方面的應用迅速發(fā)展。作為特種陶瓷材料在電子、航天、航空和核工業(yè)等高新技術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然而氧化鋯陶瓷材料的致命缺點是脆性,低可靠性和低重復性,這些不足嚴重影響了其應用范圍。只有改善氧化鋯陶瓷的斷裂韌性,實現(xiàn)材料強韌化,提高其可靠性和使用壽命,才能使氧化鋯陶瓷真正地成為一種廣泛應用的新型材料,因此,東莞精密陶瓷中的氧化鋯陶瓷增韌技術一直是陶瓷研究的熱點。
一、陶瓷的增韌方法
目前,陶瓷的增韌方法主要有:相變增韌、顆粒增韌、纖維增韌、自增韌、彌散韌化、協(xié)同增韌、納米增韌等。
1、相變增韌
相變增韌是指亞穩(wěn)定四方相t—ZrO2在裂紋尖端應力場的作用下發(fā)生一相變,形成單斜相,產生體積膨脹,從而對裂紋形成壓應力,阻礙裂紋擴展,起到增韌的作用。此外,外界條件(如激光沖擊、疲勞斷裂韌性、低溫、晶粒尺寸和含量、臨界轉變能量等)對氧化鋯陶瓷相變增韌有很大的影響,如果相變產生大的應力和體積變化,則產品容易斷裂,因此生產過程中,應避免外界因素對氧化鋯陶瓷相變增韌的影響。
2、顆粒增韌
顆粒增韌是指用顆粒做增韌劑,添加入ZrO2陶瓷粉體中,盡管效果不及晶須與纖維,但若顆粒種類、粒徑、含量和基體材料選擇得當,仍有一定的強韌效果。其優(yōu)點是簡便易行,增韌的同時會帶來高溫強度和高溫蠕變性能的改善。顆粒增韌的韌化機理主要有細化基體晶粒和裂紋轉向分叉等。
3、纖維增韌
纖維、晶須增韌原理是在緊靠裂紋尖端的晶體,由于變形而給裂紋表面加上了閉合應力,抵消裂紋尖端的外應力,鈍化裂紋擴展,從而起到了增韌作用;此外,裂紋擴展時,柱狀晶體的拔出時也要克服摩擦力,也會起到增韌的作用。
4、自增韌
氧化鋯陶瓷由于柱狀晶的存在,在氧化鋯陶瓷斷裂過程中,會導致裂紋發(fā)生偏轉,改變和增加了裂紋擴展的路徑,從而鈍化裂紋增加了裂紋擴展阻力,達到增韌的目的。
5、彌散韌化
彌散韌化主要是指四方相ZrO2顆粒對陶瓷基體的韌化,除了相變韌化機制以外還有第二相質點的彌散韌化機制。在裂紋進行擴展之前,首先得克服陶瓷本身的內部殘余應變能,從而達到增韌的目的。
6、微裂紋增韌
微裂紋增韌是指在裂紋應力尖端加入韌性材料,使其產生微裂紋,達到分散應力的目的,減少裂紋前進的動力,從而增加材料的韌性。在材料發(fā)生相轉變時,往往也會導致殘余應變能效應以及產生微裂紋。因此,相轉變增韌的效果是顯著的。
7、復合增韌
復合增韌是指在ZrO2陶瓷實際增韌過程中同時采用幾種增韌機理,從而提高ZrO2陶瓷增韌效果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,根據(jù)所要制備氧化鋯陶瓷材料的不同性能,來選擇具體的增韌機理。
8、納米增韌
目前,納米增韌主要有三種學術觀點,即:細化理論,穿晶理論、“釘扎”理論。
(1)細化理論認為納米相的引入能抑制基體晶粒的異常長大,使基體結構均勻細化,從而提高納米氧化陶瓷復合材料的強度韌性。
(2)“穿晶理論”,認為納米復合材料中,基體顆粒以納米顆粒為核發(fā)生致密化而將納米顆粒包裹在基體晶粒內部形成“晶內型”結構。這樣便能減弱主晶界的作用, 誘發(fā)穿晶斷裂,使材料斷裂時產生穿晶斷裂而不是沿晶斷裂,從而提高納米氧化鋯陶瓷復合材料強度和韌性。
(3)“釘扎”理論, 認為存在于基體晶界的納米顆粒產生“釘扎”效應,從而限制了晶界滑移和孔穴、蠕變的發(fā)生,晶界的增強導致納米氧化鋯復相陶瓷韌性的提高。